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luoyou1014
V2EX  ›  生活方式

关于丁克,高龄人士提供一些看法

  •  3
     
  •   luoyou1014 · 7 天前 · 8439 次点击

    先说一个社会学的观点,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人并不仅仅是自身,需要将父母,兄弟姐妹,老师同学朋友等纳入其中。

    年轻人往往处于社会关系富裕的年代,在成长的过程中,会不断产生新的社会关系,好玩,有趣,快乐这些绝大部分都是社会关系带来的,年轻人处于社会关系富裕的年代,往往认为这些体验是纯粹的人生体验,和社会关系无关。

    例如我们在大学的时候,打游戏都玩的非常开心,但工作后,就提不起兴趣玩游戏,并不是工作多累,而是无兄弟,不游戏,没有一起玩游戏的人了。

    年轻人总是认为是游戏带来的快乐,而忽略了这份快乐实际来自于他的社会关系,实际上世界上没有什么好玩的东西。

    一旦人生进入后半阶段,就开始了社会关系凋零的时代。失去了社会关系,做任何东西都感觉不到的快乐,再好看的电影无人诉说,再好的旅游无人分享。

    我有一个表哥,他们夫妻因为无法生育,一直到 45 岁才领养到孩子(生育率下降后,领养孩子很困难,老外为啥跑中国领养孩子,估计也是因为自己国家很难领养到),有了孩子之后,对整个家庭的改变是非常大的,从毫无希望到生机勃勃的感觉,这是一段新的,对个人而言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就像生命的二次绽放一样。

    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我们希望有父母,有爱人,有朋友,这三点在社会上都没有争议,但当有孩子这一项加入其中,却有了巨大的争议,应该就是年轻人不知道快乐来自于社会关系,也体会不到社会关系凋零带来的不快乐,只觉得孩子出生后耽误了自己人生享乐。

    丁克,就相当于放弃了人生中一半的社会关系,相当于比别人少了一半的人生。单身的话,相当于放弃了 75%的社会关系。

    这样看来,最好能保证丁克成功的方法就是事业的不断前进,事业的持续前进,会带来大量的社会关系,缓解人生的不快乐,同样也就比别人多出很多人生。 或者把爱好当作事业来做,这样才能带来社会关系,不然爱好会很快随着社会关系的凋零而凋零。

    希望大家能实现自己想过的人生。

    189 条回复    2025-02-17 14:06:38 +08:00
    1  2  
    cxtrinityy
        101
    cxtrinityy  
       7 天前 via Android
    这是站在未丁克且体会到家庭快乐的男人的角度得出的圈内结论。
    社交游戏必然是社交带来快乐,大学宿舍开黑 cs lol dota 网游就是典型,还有派对游戏双人游戏,但是这只是一种游戏,世界上还有很多单机游戏令人快乐,所以你的结论“游戏的快乐来自于社会关系”不能完全成立。
    进入后半段任何东西都感觉不到快乐是人的问题,有没有可能是阈值的问题,你可以阅读观影,但是单纯的网络小说已经满足不了思考过的你了,你需要寻找更有深度的作品。我不觉得老了阅读就会失去乐趣。
    “我们希望有父母,有爱人,有朋友,这三点在社会上都没有争议”这句话也不能说对,v2 上常常见到远离原生家庭的观点,也许不是希望有父母,而是必然有父母,有些父母只会让你敬而远之。
    希望有爱人,未必,爱人等于你用一半的人生去换一个可能辛福的未来罢了,你放弃了和自己独处的快乐因为这份快乐可能比爱人更难寻觅,但不足以否定独处的快乐,只不过独处的人必然是社会的少部分。
    希望有朋友我是赞同的,因为父母爱人这些都可以是朋友,是人本质对社会关系的渴求,但同时朋友不用背负父母爱人那么沉重的互相锁定。
    社会关系能带来快乐,但是不是所有快乐都和社会关系有关。
    luoyou1014
        102
    luoyou1014  
    OP
       7 天前
    @dawn009 发帖的目的不是劝生或劝丁,是让思路能给人启发,能够更清楚的思考将来走什么路即可,不用严谨论证每一步,大家从这个角度思考过了就行
    ThomasKim
        103
    ThomasKim  
       7 天前
    我觉得有些东西,仅仅只是思考没有太多的用处,就拿买房来说,V 站的主流意见是不买,有各种各样的论调,但是这帮人里我知道不少是单身没结过婚的,可是,这当中有个哥们,遇到相互喜欢的,谈了一场美美的恋爱,到了谈婚论嫁了,OK ,这时候这哥们的父母,女方的父母以及周围的七大姑八大姨,都说结婚后要买房,这哥们还会坚持吗?还能坚持多久?那其他人呢?

    很多事情和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管怎么笃定的一件事情,可能仅仅过了一年甚至半年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shimanooo
        104
    shimanooo  
       7 天前
    所以无娃正确的思路是做好后半生不幸的准备.

    古往今来不幸的人多了, 我又凭什么幸福呢?
    tomblogger
        105
    tomblogger  
       7 天前 via iPhone
    也是基因的延续,生命的延续。
    Eagleyes
        106
    Eagleyes  
       7 天前
    不太赞同,人就 是要有所追求。

    我的追求就是心怀宇宙孙连城,就喜欢看星星,这事就适合跑到没人没灯的野外去看。我还喜欢拍,看宇宙苍穹如痴如醉,什么人间烦恼都没了。
    LandCruiser
        107
    LandCruiser  
       7 天前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马克思说的,你信马克思吗?你就在这总和上了,你别跟我说你都翻墙了还信马克思。
    murmur
        108
    murmur  
       7 天前
    @shimanooo 纠正一下,没有后半生,63 岁延迟退休,你只剩下后 1/4 生了
    momo1pm
        109
    momo1pm  
       7 天前
    你发贴是为了触动你的社会网络吧,陌生人是否丁克都是别人自己事情,要你启发什么呢,你既没有实践经验又没有曾经尝试,得得只会让人觉得中年人自以为是说教,不是所有人都想有你这样的社会关系
    htxy1985
        110
    htxy1985  
       7 天前
    哥,别劝了,他们听不进去的
    luckycat
        111
    luckycat  
       7 天前
    丁克就是一种纯粹玩纯粹享受的生活态度,当然老了以后没那么容易,他们的想法就是享受现在,活一天算一天,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在我看来这些人根本没必要找对象,单身一辈子最舒服。
    sakujo
        112
    sakujo  
       7 天前
    那种天生能 enjoy 自己的人,万中无一。
    普通人如果想靠搞事业来维持社会关系,比养孩子累多了。
    RejaV
        113
    RejaV  
       7 天前 via Android
    🐢
    Greatshu
        114
    Greatshu  
       7 天前
    你觉得那些丁克的都是打心底自愿的吗?十有八九身体有些毛病,不孕不育,遗传病,或者患有其他重大疾病。丁克是他们唯一一个较为体面的不生孩子的理由了。
    PhpBB
        115
    PhpBB  
       7 天前
    所谓的'社会动物',有没有可能只是一个阶段
    就像分工也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奴隶制度也不是持续到现在的,喇叭裤也可以穿出门了

    嘛,重点是,你丁克与否,不能成为被税务歧视的理由,更何况有些人丁克是你通过明的暗的方式不允许他领养
    JohnShaw
        116
    JohnShaw  
       7 天前   ❤️ 1
    你这举的例子就挺奇怪,有大量单机玩家是独自娱乐的,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和别人一起玩游戏。我从小到大就是从不和别人一起玩游戏,并且很厌恶如此。
    每个人想法和立场不一样,你的所有假设都是自己在硬套,这就没意思了。
    比如我是一个享受孤独的人,我不丁克是因为我妻子父母,他们并不是,而我也很在意他们,所以不排斥生小孩这件事,但是这并不会改变我的本质。
    TimG
        117
    TimG  
       7 天前 via Android
    看到第一句就忍不住吐槽一下。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只是马克思主义这么认为。社会学自己有很多学派,哲学也有很多学派。自己认为哪个正确藏在心里就行了,随便拎出自己的哲学观 judge 别人,只会惹人不爽。少点自大,多学包容,谢谢。
    LanhuaMa
        118
    LanhuaMa  
       7 天前
    @czfy #9 你觉得丁克晚年凄惨,只能在老人院被护工虐待

    说句不好听的,那还不是你自己不努力。
    老人院和老人院有区别的,你钱再多一点还能请私人护工到家疗养。

    把供小孩干这干那的钱用到自己身上,安享晚年还不是轻轻松松
    nong99
        119
    nong99  
       6 天前 via iPhone
    谢谢分享🙏
    shenyiyouge
        120
    shenyiyouge  
       6 天前
    支持。生娃就像生命的重构和延续,能亲自养大一个 mini 的自己,是一件很治愈的事情。
    luckjoe680
        121
    luckjoe680  
       6 天前   ❤️ 1
    @czfy 你这思想真的特别狭隘 会不会是因为有了孩子的人能体会其中的幸福与快乐 所以愿意与他人进行分享呢?真是有种不可与夏虫语冰的感觉…
    luckjoe680
        122
    luckjoe680  
       6 天前
    @LanhuaMa 说说你现在有多努力 能支持私人护工到家教养吧?你这跟杨笠的 nt 发言有什么区别吗?
    nicaiwss
        123
    nicaiwss  
       6 天前 via iPhone
    @est 其实,可以包养的,每年换一个 18 的,永远和年轻接轨
    dji38838c
        124
    dji38838c  
       6 天前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马克思的定义
    出自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并不是社会学届公认的定义方式。
    人不单单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sansan
        125
    sansan  
       6 天前 via Android
    除了主要观点不认同,大部份感悟都有体会。我 目前是丁克,处于事业上升期。人是社会的人,不过如果你我不能做一个能享受独处的人,社交关系的常态总是无聊的重复。独处时不会寂寞,社交时也让人兴奋,呼吸人气就像呼吸新鲜空气一样快活
    spadger
        126
    spadger  
       6 天前
    这个文章,一看就是有阅历的人士才能写出来。
    spadger
        127
    spadger  
       6 天前
    补充一下:亲情是其他社会关系无法取代的,随着年龄的增加,亲人的老去和离世,亲情总是越来越少的。
    而亲情也分亲疏远近,血浓于水,血缘关系越远亲情就越淡泊。自己步入中老年以后,孩子就是最大的亲情来源。
    thoo61871
        128
    thoo61871  
       6 天前 via iPhone
    爹味太重!
    社会是多元化的
    spadger
        129
    spadger  
       6 天前   ❤️ 1
    @LanhuaMa 一看就是对养老院缺乏基本的认知,凭空想象。有钱没子女的老人,养老院不欺负你欺负谁。
    jonsmith
        130
    jonsmith  
       6 天前 via Android
    毫无意义的说教,不值一驳
    uqf0663
        131
    uqf0663  
       6 天前
    其实都不用劝,原生家庭幸福的,自然而然就会自己想要下一代,让幸福循环下去。
    原生家庭不幸福的大多数不想让不幸延续下去吧,我们无法改变丁克族原生家庭的不幸,所以劝不了。
    likai
        132
    likai  
       6 天前
    我老婆的三爷爷就是丁克一族.
    现在八十了.三奶已经过世.
    总结起来就是.
    年轻的时候相当洒脱.现在相当凄惨.
    leega0
        133
    leega0  
       6 天前
    @spadger 他那是理想状态,实际情况的养老院或者护工到家真不是有钱就行,你没子女或者年轻的亲属,就是最差的对待。
    forty
        134
    forty  
       6 天前
    @likai 六十年前就有丁克了吗?不是不孕不育么
    JiafuYuan
        135
    JiafuYuan  
       6 天前
    人生每个阶段都会有相应的经历,有些人提前知晓了剧本,选择跳过,选择不同的剧本而已.大部分人不看剧本,选择随波逐流,越穷的人越生,没有经济能力,对孩子是很不负责任的.当孩子满足不了父母的期待,又会把责任归咎于孩子.太多的父母把给予孩子生命当作天大的恩赐,太愚昧了.这种家庭的孩子,痛苦一辈子.
    JiafuYuan
        136
    JiafuYuan  
       6 天前
    讨论一些问题,一定要到了那个年龄,去经历一些事情.就像大部分人恋爱都是幸福的,刚结婚也是幸福的,为什么?那个阶段就是玩,当然幸福,有了孩子呢?人到中年呢?身体变差了,工作压力大了,父母开始生病了,孩子开始考学了,家庭琐事如何分身,每件事都需要你的精力和时间,工作不要了?孩子不管了?父母不照顾?老家里该参加的婚丧嫁娶要参加吧,自己身体扛得住?
    szguan
        137
    szguan  
       6 天前
    社会关系带来的不仅是乐趣,这是典型的以偏概全。
    原生家庭,PUA ,职场霸凌等等都是社会关系的一部分,更不用提现今社会对年轻人的不友好,内卷的社会不值得带孩子来到这个世界。除非你是特权阶层。
    MelodYi
        138
    MelodYi  
       6 天前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话,那也看广度和深度。不是把广度砍了就是总和等比例地砍了,这没逻辑。
    且不论这种“社会总和”是否是人应该追求的东西。如果一个人的“自身”特别地大,少了一些周边关系,并不影响他“总和”足够大。

    我们家已经二孩了,但是说实话孩子并没有预想的有趣,会花很多钱和时间(普通人完全没法同时拥有这两个东西)。
    JiafuYuan
        139
    JiafuYuan  
       6 天前
    @spadger #127 如果孩子压力大,当你有病在身,孩子力不从心呢?是否会失望呢?孩子有自己的工作,家庭,当今社会压力巨大,除非家庭条件很好,否则,当父母年龄大了,有几个能在身边照顾的?很多年轻人身体还没老年人好,时代变了.有几个年轻人能有时间和精力带父母长期在大城市医院看病?年轻人也经不起消耗
    likai
        140
    likai  
       6 天前
    @forty
    这话说的.什么时代都有人不想生小孩.
    也有人想生一堆小孩.
    不是不生小孩就是不孕不育.
    你猜我为什么说他爷爷是丁克.
    lesterchen
        141
    lesterchen  
       6 天前
    你的观点前提条件就是有误的.并不是一定要有他人参与你才能感到快乐.在人格特质里面.有一项是"外向性",对于外向型低的人而言.独处对他而言就能享受人生恢复能量.并不需要从别人那里汲取能量
    apuslilie
        142
    apuslilie  
       6 天前
    @murmur

    一天总共就 24 小时,8 小时毛比例都有 1/3 。
    另外按照你的算法,另外 16 小时属于沉默成本,反正都一样,按自己可以控制的时间看,比例约等于于 100%。。
    spadger
        143
    spadger  
       6 天前
    @JiafuYuan 你还可以继续举例,孩子不争气,甚至不尊重父母,父母一把年纪了还得给成年子女操心。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但是我身边的案例,无论是长辈还是朋友,父母和孩子都是最亲密的关系,父母生病,孩子都是尽心尽力。年轻人都比老年人身体好。可能我们环境不一样吧。
    spadger
        144
    spadger  
       6 天前
    @leega0 对,养老院老人,没有子女或者年轻亲属就是最差待遇。很多人根本没经历过社会的毒打,全凭想象。
    wintersun
        145
    wintersun  
       6 天前
    @mlhorizon
    我一直以来的观点:
    支持所有丁克,他们不生,你将来的孩子没那么卷。
    支持所有生娃的,他们多生,你将来的养老金有保障。

    @luoyou1014
    这样的思考方式可以作为解决网上解决争论的方式,却不能作为个人人生遇到问题的时的思考方式,人生中真正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还是要有一套类似于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来思考,不然会陷入思维的迷宫反复绕来绕去

    ==>

    这让我想到“经济学家”与“企业家”的区别——
    前者是考虑整个社会经济体系,资源配置优化的问题;
    后者,更关注自身,着重自己在市场中生存、发展、乃至最终居于垄断地位,社会责任是要承担的,但并非主要目的。

    所以,作为普通人,你不是政治家,只能像企业家那样,更多关注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规划,要不要孩子,卷或不卷,是否靠养老金生活,多听听他人的意见,参考别国已经发生的事情,自己可以提早计划,早做准备,包括去往不卷、高福利的国家。
    ErikaGao
        146
    ErikaGao  
       6 天前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以前非常反感这句话,因为社交能力差,无法很好地处理与人的摩擦。人到中年,孑然一身,感觉很孤单。看了大家的评论,是否我美化了另一条未走的路,可能社会关系很丰富对于我来说也没那么好。
    JiafuYuan
        147
    JiafuYuan  
       6 天前
    @spadger #143 孩子不争气?父母付出了多少,父母自己争气了?社会环境变了,生孩子的意义是什么,难道是给自己带来快乐?那就太自私了.您大概生活条件还可以,父母也健康,只有经常去医院(不知道能不能看懂)的子女才知道其中心酸.筋疲力尽的滋味.这大概就是父母要的养儿防老.
    szguan
        148
    szguan  
       6 天前
    @luoyou1014 OP 的孩子应该还小,小孩子一般都很可爱,等十年后你中年危机时,观点很可能会变化
    JiafuYuan
        149
    JiafuYuan  
       6 天前
    @ErikaGao 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是利益,包括和父母,子女,只是阈值高低问题.有钱有时间,有精力,满足了对方各种需求,关系自然就好了.否则父母子女都会嫌弃自己.
    spadger
        150
    spadger  
       6 天前
    @JiafuYuan 我是独生子,我办过父亲的葬礼,经历过母亲重病住院。前前后后一个人跑,半夜在医院病房守着。很多事情,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才能明白。
    JiafuYuan
        151
    JiafuYuan  
       6 天前
    @spadger #150 您太优秀了,对我来说这些都压力巨大,都很难.
    spadger
        152
    spadger  
       6 天前
    @ErikaGao 年轻的时候有学校同学,工作以后有单位同事。但是能感觉到同事关系明显不如同学关系。随着年龄增加,关系是越来越淡的,只有亲情是从出生到死亡一直存在的,自己年轻的时候亲情主要来自于父母,而年纪大了甚至父母不在以后,亲情会慢慢切换到孩子,自己变成父母的角色。丁克是主动选择结束后面这段关系,这个不好评价,毕竟还有人选择终结自己生命呢。
    follower
        153
    follower  
       6 天前
    认为快乐来自外界说明还没开悟,这种快乐是痛苦和快乐轮流交替中的一部分,有得到的时候就一定有失去的时候
    ChefIsAwesome
        154
    ChefIsAwesome  
       6 天前
    全世界范围出生率都下降,是因为全世界人突然都想丁克了吗?就算在富裕的国家,老公一个人上班,能供一套房子,养活老婆加三个孩子,都已经是过去式了。
    在中国,老公在外地 996 ,老婆孩子在老家,逢年过节才能见一面,这种生活太普遍了。可悲的是,即使是你接受这些,做牛做马,工作也不稳定,35 岁就能让你退休。随时可能失业,35 岁之后可能就再也找不到工作了,这种状态怎么娶妻生子?
    已经结婚生子,觉得日子过得不错的人,问问自己:如果回到你二十多的岁数,以你的学历跟现在的年轻人竞争岗位,赢得过他们吗?不靠你父母的积蓄,你买的起现在的房子吗?
    大洋彼岸,马斯克已经在美国政府里头搞大裁员,推动 ai 取代公务员了。这风潮要是来到中国,公务员也没得考了,年轻人还有希望吗?
    年轻人没希望,出生率就会接着下降。
    lonccc
        155
    lonccc  
       6 天前
    @q1102389095 #32 说个题外问题,你这段文字对比 op 的文字,显得非常拥挤,让人没有阅读的欲望。我支持 op 的观点,观点本身是一部分原因,文字表达也是一部分原因。
    cmdOptionKana
        156
    cmdOptionKana  
       6 天前   ❤️ 1
    @ErikaGao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严格来说这句话没错,因为它不涉及评价。

    比如我可以说「普通物体是原子的总和」,这不意味着原子数量多就是好,一公斤黄金与一吨厨余垃圾对比,垃圾的原子数量总和更大,但不意味着垃圾更好。

    同理,「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我的总和是很少人,就比那些社会关系复杂的人更差吗?不涉及这个判断。
    lonccc
        157
    lonccc  
       6 天前
    @DigitaIOcean #54 为什么你认为这是说教呢,因为与你的观点向左?在我看来这是一段很好的思维分享,文字表达也很好。我不觉得 op 在劝人生孩,反而不管自己的观点如何,都可以有所启发。
    leonshaw
        158
    leonshaw  
       6 天前 via Android
    继承了祖辈的资源,却不用承担传承的责任,可以毫无压力地在自己身上败光。
    KillPaul
        159
    KillPaul  
       6 天前
    活得有尊严有自由有钱,没几个人会不想找另一半,会不想要自己的孩子的。你说的是有道理,但是对现状没啥用啊。
    RihcardLu
        160
    RihcardLu  
       6 天前
    op 提供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观点,有些人的反驳不值一哂,拿些极个别的例子去反驳,不在一个思考高度上。

    人需要社会关系的链接的,需要从这些链接中去相互给予一些情感需求,这也是马斯洛需求层次中很明确的。
    aliveyang
        161
    aliveyang  
       6 天前
    孩子不过是维系社会关系的工具罢了
    cmdOptionKana
        162
    cmdOptionKana  
       6 天前   ❤️ 1
    @RihcardLu 你的思考高度也不高啊。人需要社会关系的链接,但这链接是不是越多越好?每个人需要链接的量有没有差异?父母与孩子的情感交流质量如何等等你都没有思考。另外,马斯洛需求层次只是一种意见,不是真理,你貌似把它当定律了,诉诸权威是一种常见的思维误区。
    cmdOptionKana
        163
    cmdOptionKana  
       6 天前
    @leonshaw 传承的责任?如果你说不清这责任是怎么产生的话,那你就是在道德绑架了。

    另外,所谓传承,有人认为必须生男丁,你认同吗?
    xuzhongzhou
        164
    xuzhongzhou  
       6 天前
    感谢楼主分享 ❤️
    楼主也没劝生,只是分享生了的和周边的观察和想法。评论区就一堆说劝生的。。。况且当谈论丁克的时候,前提是你已婚,有人愿意跟你一起生但是你们经过深思熟虑共同决定不生。
    生与不生是个人的选择,赞同自己好好思考清楚,反正人生是自己的。
    cmdOptionKana
        165
    cmdOptionKana  
       6 天前   ❤️ 1
    OP 说 “丁克,就相当于放弃了人生中一半的社会关系,相当于比别人少了一半的人生。单身的话,相当于放弃了 75%的社会关系” 并且说如果放弃了那么多社会关系,那么老了社会关系凋零,问题会很大。

    我认为这个说法不对,不符合现实。

    比如我妈。我妈对我爸那边的社会关系就烦不胜烦,很抗拒,也没多少联系。我爸与我妈那边的社会关系也就拜年聚一聚而已。那么,结婚生孩子,真的带来很多社会关系吗,这些社会关系质量高吗?不一定吧。

    而且我妈不是个例,甚至已经算好的了。婆媳关系、扶弟魔等等,因结婚带来质量差的社会关系,这种现象并不少见。

    我妈虽然结婚了,但是放弃了从我爸那边的社会关系吸取养分,那我妈的社会关系凋零了吗?也没有。她自己也是会交朋友的啊,老了也经常参加很多老年人活动。我爸也是,他的社会关系 99%都是靠他自己,也活得很精彩,我和我妈给我爸带来什么社会关系,按数量算的话非常少,质量也不高。

    简而言之,OP 夸大了结婚生育带来的社会关系数量,也低估了带来低质量(负质量)社会关系的可能性。还有,高估了自己发展社会关系的难度(我看我爸的同辈,多数都是自己找人玩)。
    leonshaw
        166
    leonshaw  
       6 天前 via Android
    @cmdOptionKana 自然规律
    johnny2inc
        167
    johnny2inc  
       6 天前   ❤️ 4
    楼主整体逻辑看着很自洽,但是看底下一些回复也的确让我对一部分内容有疑问。

    第一段我觉得说的没太大问题,人不孤立。
    但我觉得有点误导:人只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吗?还是说,社会关系的总和只是人的一部分,除此之外人还包括别的东西?
    如果是前者,后面继续展开没问题;如果是后者,那么是否从一开始这个论述就不够充分?您这一整篇是否严重夸大了社会关系的重要性?

    第二段这个思考的角度对我来说挺新颖的,尤其「年轻人往往处于社会关系富裕的时期」这句。但是后面紧跟的「好玩、有趣、快乐这些绝大部分都是社会关系带来的」这句不敢苟同。

    对于上述这一句,您在第三段进行了论证,以游戏为例,认为年轻时游戏开心长大后没兴趣玩游戏的原因在于没有一起玩游戏的人。
    但这个论证我认为不严谨。

    首先,并非所有人年轻时就喜欢玩游戏,相当大一部分人(我身边粗略的观察,当然也不严谨,不过至少可以确保有这样的人)读书时就不爱玩游戏——这里游戏特指电子游戏——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您这个论证一开始也就不成立。

    其次,如楼上一些回复所说,玩电子游戏的人群中也有相当大一部分比例是钟爱单机游戏的,并没有强社交属性,您这个论证就无法解释他们为何年轻时爱玩游戏长大不玩了——事实上,稍微年纪大一点(估计您年纪比我大)的人,年轻时并没有什么网游乃至局域网游戏,玩的就是单机游戏。

    再次,即使我们将游戏这个概念扩大化,不止包括电子游戏,还包括运动以及其他娱乐活动——比如我大学下铺喜欢排球,当时是院队队长——我发现年轻时的爱好并非随着社会关系的消失就会消失,主要还看是否真正喜欢。而且娱乐活动也有很多比较私人的,比如相当多的网文读者都是年轻时开始看的,现在看成了一群老白依旧在看。而读书这种事儿,我认为与社会关系无关,甚至对网文来说是互斥的——很多人都在网上自嘲我是土狗我爱看而不愿意让别人(现实中的朋友)知道自己看网文。

    我以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游戏和其他娱乐兴趣的减少或许不是所谓社会关系的原因,只是因为随着阅历的增长,阈值提高了,没了新鲜感——换句话说,现在的游戏没新意不好玩(现在的网文没新意不好看)。

    我应该不算是喜欢玩游戏的人,大学时和朋友也玩游戏,但都是类似应酬一样纯粹为了合群。然而等我工作之后,反而有点沉迷。Steam 里游玩时间最长的是骑马与砍杀,这是毕业之后玩的,全平台游玩时间最长的应该是旷野之息和王国之泪。这几个合我胃口的游戏我即使现在还是喜欢,前两天还刚开了一个骑砍的档一不小心玩了个通宵。

    您第四段和第五段讲「世界上没有什么好玩的东西」、「做任何东西都感觉不到快乐」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只是描述您自己的体验,忽视了相当大一部分人群,对很多人来说不成立——您潜台词意思是中老年的快乐都是基于社会关系,没有独自的快乐。
    这太过武断了。您这些论点很难解释为什么现在很多中年人热衷钓鱼。

    您第六段讲述了您表哥一家的故事,说生命的二次绽放。但老实说没有说服力,太苍白了。如果我要和您抬杠,那我也完全可以给您讲述一段一个朋友生了孩子之后家里鸡飞狗跳生活土崩瓦解生命黯淡无光的故事。这样的故事感觉意义不大。

    第七段,您有点想当然——本想用自以为是这个词,但似乎有点过——您认为年轻人「只觉得孩子出生后耽误了自己人生享乐」这个观点从何而来呢?目前我国以及很多国家的低生育率是这个原因吗?您是否在避重就轻?

    第八段除却不严谨的比例,基本逻辑是没问题的,确实是少了一部分社会关系。
    只是中间那句「相当于比别人少了一半的人生」有点滑坡。
    问题还是最开始的论证基础:人是否只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如果是,您的逻辑推理没问题。
    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众所周知,周星驰未婚,我怎么感觉他的人生比大部分人要精彩?周恩来夫妇未育,我们也很难说他比别人少一半的人生吧?

    您在下一段给前一段我提出的疑问打了补丁——事业持续前进弥补社会关系缓解人生不快乐——看似合理,但前提是快乐都源自社会关系。但同样,快乐真的都源自社会关系吗?

    您后面讲要「用爱好带来社会关系」,这个能很好解释为什么有广场舞大妈——她们需要这样的活动拓展社会关系。

    您又说「爱好会很快随社会关系的凋零而凋零」,但是您应该也需要看到有很多爱好没有强互动,而且因为这些爱好并没有社交属性,更容易被人忽视和遗漏。您的「快乐源于社会关系论」无法解释这类爱好的风潮。

    所以说回来,您所有的论述,首先要正面回答两个基础问题:
    人是否只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呢?还是说人是由社会关系以及其他东西共同组成?
    人的快乐是否都源于社会关系?还是说有些人不依靠社会关系就能获得幸福和满足?

    我觉得至少我是后者。
    我认为即使剥离了父母、朋友、兄弟姐妹——我没有爱人和孩子——之后,我还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不因他们存在而存在。
    同样,即使离开了这些社会关系乃至脱离了互联网与网友比如您的互动,我依旧能在其他方面获得快乐——硬要说我看书看电影与创作者建立了关系的话,那么即使不看书看电影,只是出门自己跑步我也有快乐(我是个跑步爱好者,喜欢跑步,但没有什么跑群跑圈,只是自己跑着玩,事实上,如果要和别人约跑,为了适应朋友的配速和步频,反而没自己一个人跑舒服)。

    我并非说您的观点完全不对,因为我有朋友确实非常需要丰富的社会关系。
    他就是个很 E 的人,他非常需要社交,社交就是他的娱乐活动,至于社交时是打游戏还是打篮球对他来说无所谓,他只是需要开口和别人说话。
    所以他不断交朋友,恋爱,养宠物,然后现在结婚生子了。

    但我不是他。我不需要用社交维持我的生命。
    当然我也不是不需要社交,因为如你所说,人是社会性动物。
    只是,社交会消耗我的能量,我需要用独处滋养能量用以社交。

    所以,您这一整篇,对我那朋友(犬系人)说是适用的,对我(猫系人)来说,似乎不适用。
    而对我朋友来说,他不需要您长篇大论他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不用别人说也不会选择丁克。
    而对我来说,您这个长篇大论对我来说似乎不适用。
    grzhan
        168
    grzhan  
       6 天前
    能理解 OP 的观点,但选择如何生活其实是件很私人的事情。
    抚养孩子这事情吊诡的地方在于,他的高昂成本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显而易见,而很多正反馈(如情绪价值)以及回报都是长期且隐性的,很难为外人所知,而且很多养孩子的人也不一定能从中获得这样的正反馈。
    secondwtq
        169
    secondwtq  
       6 天前
    @dawn009 #99 是的,类似的问题也出现在 #3:

    > 哪怕孤儿将来朋友满天下,也无法代替父母这样的社会关系带来人生。

    这句话本身是有偏向的,实际上双方的人生都不能相互替代,孤儿无法体验非孤儿的人生,非孤儿也无法体验孤儿的人生。

    同样地,#53:

    > 事实上,孤儿的人生就是不完整的,缺失了父母,假设人一辈子没有朋友,也是不完整的

    假设人没有吃过 XX ,就是不完整的,假设人没有去过 YY ,就是不完整的,假设人没有玩过原神,就是不完整的,假设人没有进过监狱,也是不完整的 ...

    我建议用这个逻辑去和 Linus 对线:没有用 Rust 开发过 Kernel 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uni
        170
    uni  
       6 天前   ❤️ 1
    听了无数遍的无聊说教,只能说你懂你不丁克的理由,却完全不懂别人丁克的理由,这个世界的广阔超出你的想象
    我这么跟你说,我是一个自闭症患者,很显然你对这个群体一无所知
    lthon
        171
    lthon  
       6 天前
    @uni 自闭症也有女朋友,我觉得我更自闭
    404www
        172
    404www  
       6 天前
    不知道捏,但是如果你回顾你的童年觉得幸福的话,那就要孩子,如果你觉得你的童年并不幸福,那建议不要孩子,不然·你和你孩子都很难受
    murmur
        173
    murmur  
       6 天前
    @spadger 所以说为啥要去养老院?健健康康的不用去养老院吧,还不是太老了或者得了重病没法自理了

    健康的时候不考虑怎么生活,去考虑老了躺在病床上咋样,是不是太远了,别忘了我们还有延迟退休呢
    wtdd
        174
    wtdd  
       6 天前
    社会关系也分质量高低,绝大部分丁克,自身能力只能艰难维持正向的社会关系,勉强不被欺负,
    说白了自己过的也比单身的强点有限,一眼望生孩子也大概率同样甚至组团更差,不然私生也不会丁克
    luoyou1014
        175
    luoyou1014  
    OP
       6 天前
    @LandCruiser 有价值理论就值得讨论,马克思不是宗教,不存在信与不信的问题,马克思说的话里面也有错的,正如「反对本本主义」中所说的: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决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
    echo1937
        176
    echo1937  
       6 天前
    OP 的观点可以自圆其说,没有通篇说教,在讨论区的回复也非常克制和礼貌,感谢 OP 。
    Morgan2
        177
    Morgan2  
       6 天前 via Android
    OP 这是带任务来的,多看新闻还是有好处的
    szguan
        178
    szguan  
       5 天前
    这个帖子的本质是:






    为了你好,劝人炒 A 股。
    est
        179
    est  
       5 天前
    @nicaiwss 老哥可以的。
    leena
        180
    leena  
       5 天前 via iPhone
    人生没有那么多一定必须完整,只是体验罢了,到了时间要走的,所以释然一些,丁克不丁克很重要么,自己开心快乐,自己爱的人开心快乐似乎更重要吧,对生活多一些松弛感,take it easy
    dawn009
        181
    dawn009  
       5 天前
    @luoyou1014 所有的共产主义实践都以人间地狱告终,还证明了是对的?证明了资本主义是对的吧。
    luoyou1014
        182
    luoyou1014  
    OP
       5 天前
    @dawn009 唯物主义哲学被证明是正确的
    dawn009
        183
    dawn009  
       4 天前
    @luoyou1014 你是不是分不清科学和哲学、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ErikaGao
        184
    ErikaGao  
       4 天前
    @cmdOptionKana #156 非常同意。从小被家长嫌弃社交能力差,不待见别人,别人也不待见我,导致我脑内的自然回路就会对自己做价值判断:因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不善交际,所以我不行。
    uni
        185
    uni  
       4 天前
    @lthon 自闭症可以去找 adhd
    这个世界上的女性多了去了,还是这句话,这个世界的广阔超出大部分人的想象
    DigitaIOcean
        186
    DigitaIOcean  
       4 天前
    @lonccc #157 文字表达问题,我是站 OP 的
    zloong
        187
    zloong  
       4 天前
    今天值得看的一贴
    hqmJoker
        188
    hqmJoker  
       4 天前
    @luoyou1014 是的,无论生还是不生,自己想清楚就好,毕竟别人的经历(经验)也都只是别人的,不能完全照搬到自己身上
    hqmJoker
        189
    hqmJoker  
       4 天前
    @xzylzz 有些人还真就自己都没过明白就开始生孩子了,为了迎合“时代的趋势,毕竟在农村做个"异类"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没有强大的心理(财力)的话。

    如果没有足够的经济基础的话,我也会选择不生,当然如果实力足够,在不会大幅度降低生活质量的情况下,我想我也会要孩子(扯远了,母胎 solo 的我连女朋友都没有😂)
    1  2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1022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26ms · UTC 19:30 · PVG 03:30 · LAX 11:30 · JFK 14:30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