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看过这个视频,首先纠正一下 OP 的说法。
他这个地方不是缅北,而是更为恶劣的缅东-臭名昭著的缅泰边境城市 [秒洼地] 。这个地方常年打仗三不管,有市区跟所谓的 [园区] 分,园区坐落于一堆小山坡中间。(这些 B 站有 UP 介绍过)这个地方跟泰国只有一小河之隔。
他能出来真的是天时地利人和凑齐了,非常非常幸运。
----------------------------------------------------
别技术人思维了,真到了那种地步,会隐忍会说话敢断臂求生比什么都强。
很多人出不来不是因为联系不上家人,找不到使馆电话...而是他真的出不来,同时救的人也没法进去。
就像少林足球里强雄的那句话“这里球证、裁判都是我的人,你拿什么跟我斗。”你在别人的地盘,只有双腿,跑得了多远,更何况都是些荷枪实弹的看管者。
----------------------------------------------------
最好的自救方式是不立于危墙之下。
拿信息与计算科学来举数学例子似乎不太恰当。
这是个交叉专业,数学方面的知识深度不如应数和统计,在群众认知和培养方向上偏向计算机。我当时读这专业的时候也是在数学学院下面,在教与学上感到些许尴尬。不过听说近几年这个专业被调整到了计算机学院,不由感叹,早该如此。
---------------------------------------------
就我们学校而言,应数和统计人毕业后大多是转金融、经管或是继续深造。从事教培跟写代码的很少,深造也少有坚持纯数方向。路子是宽是窄见仁见智,上限很高。
---------------------------------------------
至于信息与计算科学这个专业的就业去向,跟学校是息息相关的。不好的学校把它降格到市场类、营销类这些水专级别,好点的学校这个专业就是万金油,机会多,就业面广,深造行情也不错,确实是 OP 说的那样。
先感叹一句,自动化+控制论底子去卷前端,这是自降身价。去芯片厂/原创设计厂搞嵌入式不好吗,我们工业界可太缺(靠谱的)人了。
首先,按内容看,绝对是不会找不到工作的,但需要重新排版。
重要的是你自己怎么看待技术,不喜欢确实不会干得长久,趁早转行也是好事。
这帖子标签过多,一楼就歪得不知道哪里去了。
P9=>阿里=>垃圾公司
组员与新同事矛盾=>上位者对下位者的欺凌压榨
部门长站边=>既得利益者一丘之貉
新同事做事 ok=>无能者打击有能者
这确确实实是一种 [省脑] 的思维方式。
一个新人融入新环境的磨合阶段,一个因为双方沟通方式不妥而产生的尖锐局面,直接被人上升到了莫名的高度,属实离谱。
考研为上策
骑驴找马是中策
裸辞破釜沉舟乃下策
在小公司里闭门造车某日出山一举拿下高薪 Offer 这种故事已经不多见了,现在就业拼的是综合实力,学历、实习、项目、大厂背书,那些在一线城市找不到工作的码农随便一个拉出来都能在这些方面碾你,你怎么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
先更换赛道,把自己拉高一个平台。民办学院很多公司不承认,那就考一个公办硕士。别说你看不进书,多少人想看书身体已经不允许了。你现在最值钱的是青春,别拿青春换月 4k ,更别拿青春赌一个虚无缥缈的就业机会。
应该这样说,就凭一些人对待简历的态度,根本轮不到大环境的筛选。
我是看简历的。
什么是大环境筛选?就是同时收到好几份不错的简历,虽然有所高低,但都够得上招聘门槛,哪一个放走都很可惜。只是碍于整体环境带来的人力成本压缩,只能招 [看起来] 条件最好的那个。
选拔就是招聘的本质,大环境筛选就是极端化的选拔。
简历有拼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 [不够重视] 这个机会。
自己的简历不审阅不校对,也不会找人帮忙修改,这在现代社会是不应该的。态度,在某些 HR 看来,就是最前面的那道门槛。
我好友就在医院科技岗。
医院科技岗=简单修电脑+各种鸡零狗碎+大段空余时间,优点是稳定休闲、人际简单(可能不同规模医院有所不同)。你如果确实有所追求,不能去。如果只是当个副业做,那可以。
简历很不错,很多应届的简历将 [专业技能] 和 [学术及获奖] 的位置对调,简直离谱。
读大学的时候,我的舍友是华附(华师附中)毕业的,当时华附是我们省最好的高中。
大一迎新时,他们华附的校友来了一波又一波,高调自来熟,拉关系、交朋友、互送礼物...来自山旮旯的我哪见过这种世面,直呼牛 13 。
别说大学,中小学都有,这就是 [相互认同] 形成的校友文化。
它有几个必备条件:
- 学校本身是牛校
- 学校人文气息较浓,所以相比之下理工科较少
- 有组织或领头人发起各种活动,形成圈子
#1 说的一点都不过分。
0X 年的时候帮人定制 CMS ,用的就是 php 服务全家桶,先租用 Linux 裸机,然后 Apache/Nginx + PHP + CMS 框架,库表设计完后 ORM ,改改功能插件、改改 css 、改改 banner ,1-2 小时做完 BS 两端。现在的话,应该有更好用的整合包了。
————————————————————————————
如果是裸写,20 个小时算不算快不好评估,毕竟能用跟好用是两种不同级别的工程。
[半个月] 写 demo , [一周天] 部署,调试艰难。我感觉是适应 /学习能力出了问题。
很多人讨论不到点子上。
姑且称这个十年程序员为 A ,假设 A 真是大厂出身,职业专精,不懂部署和测试,而 OP 的公司也真是中小厂,要求“全干工程师”。那么在 A 跳到这个公司、调到这个组的时候,他完全没有意识到工作环境变了,需要转换职业角色?
一般职业人,面对自己陌生的领域,要么老实推辞,要么谨慎接手,即使接下了,在切入不熟悉的工作流程的时候也会先求助于会者,不至于长时间无法完成任务,何况还是简单的任务。
大厂的人只是工作习惯不同,不是傻子。
你说的这些条件判断不出什么,因为初创公司都这样。
去可以去,怎么保证自己的利益,合同一定要看清。
人靠谱,即使倒了也会给你点额外的劳务费。人不靠谱,公司上市了也可以各种手段把你踢出局。这些跟制作人的资历和技术水平没有直接的关联。
也不考虑 O(n),我们的期望是 [一轮遍历+尽可能少的空间] 达到筛选目的。
在现实中处理此类问题需要数据清洗并建模,简单地,我们需要预估身高分布,比如是全随机分布还是正态分布?
无论是哪一种,我们都能估算出一个合适的身高范围,如果用桶,这个范围会使桶的数量大大减少。
那是肯定的。
其实有两种转包。
一种是合同归中间人,即你是合同关系外的人员。在你答应他的报价的时候,他拿多拿少都合理。
一种是合同归你,中间人仅仅是介绍人。对于这类活菩萨,于情于理第一次给他多少钱都不过分。
还有一种基于铁哥们关系的转包是,合同归中间人,但由你来报价。除开成本 73 开,7 成人家的(就是 2 万块的活,你的工时值 10000 ,那你拿 13000 ,中间人拿 7000 ),视具体情况可调。做过生意的都知道,渠道的优先级有多高。